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十七年前高考_17年后高考

tamoadmin 2024-06-11 人已围观

简介1.1977年两次高考2.高考试卷盗窃案:17年前考生杨博**高考专用卷,考试时没用上,后来呢?3.高考是哪一年恢复的?大家还记得将要参加高考的高中生张亚超吗?他勇斗歹徒负伤坚持参加高考,都说十年寒窗苦读都是为了高考所做准备,所以高考作为人生的最重要的转折点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但是他在即将开考时,看见歹徒行凶,毅然选择了见义勇为。他是新乡市第一中学的学霸,但是结果却是他因为在与歹徒的斗争中受了伤,

1.1977年两次高考

2.高考试卷盗窃案:17年前考生杨博**高考专用卷,考试时没用上,后来呢?

3.高考是哪一年恢复的?

十七年前高考_17年后高考

大家还记得将要参加高考的高中生张亚超吗?他勇斗歹徒负伤坚持参加高考,都说十年寒窗苦读都是为了高考所做准备,所以高考作为人生的最重要的转折点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但是他在即将开考时,看见歹徒行凶,毅然选择了见义勇为。

他是新乡市第一中学的学霸,但是结果却是他因为在与歹徒的斗争中受了伤,因此也与自己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但是风雨过后不是只有路上的泥沙,而是很绚烂的彩虹,他当年却被清华大学为他降低72分所录取,所以让我们再回首往事,善良的他现在怎么样了呢?

高考在即,毅然见义勇为

张亚超在他所居住的房子里休息,突然发现有人在楼里偷东西,便追上屋顶,与小偷产生了激烈的争斗,但是他因为不想去影响其他同学的休息,而选择了一个人面对。

在争斗的时候,歹徒把张亚超推下了四米高的屋顶,在此过程中张亚超的右手手臂被摔得没有知觉,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依旧追赶逃跑的歹徒,但是歹徒又用啤酒瓶砸中了张亚超的头部。

这时候被人发现送往了医院,但是伤势也是大家可想而知的,头部2厘米的伤口,右部手臂和手已经无法用力,面对这么重的伤势,张亚超还是不听医生的劝阻,选择带伤参加了高考。

他的头部手臂都缠着厚厚的纱布,知道这种情况家长和父母也赶来陪他,陪他等候着考试的到来。是内心有着怎样的决心和理想才会让张亚超在身体上承受着这么大的痛苦的情况下还选择面对考试。

他的梦想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清华大学,他想成为学校成为父母的骄傲。通过老师的帮助张亚超进入了考场,但是在那场数学考试中,他还是被他右手的伤势所累。

但是他还是没有选择放弃,凭借着自己的毅力用左手答完了考试。在一个正常人的情况下,用左手写字本身就很艰难,并且他还要承受着身体上伤势的痛苦加上考试带来的紧张感,他还是做到了。

雨后彩虹,抓住机遇

在面对这样的伤势下,怎么可能会那么如愿地得到满意的成绩,所以他的高考分数也对于清华大学来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低了72分,失望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他内心的毅力使他并没有放弃,他也做好了要再读一年高三的准备,继续向清华发起挑战。但他的成绩其实还可以进入一所普通的高等院校的,但是他就是想想朝着他的目标前进。

令人惊喜的事情发生了,善良的人终将会有好的回报。因为他的见义勇为的事迹被很多媒体报道,最终也被清华大学的相关人员所了解到,通过一系列的了解与调查,相关人员了解到张亚超本身的成绩就很优异,并且也也做了一件这么勇敢的事情,最后与清华大家上报了这个情况。

最终决定在张亚超伤势好了以后再次对他进行考试,看他是否与清华大学的招生标准相符合。考试的难度可想而知,但是张亚超不仅通过了笔试,还通过了与十位教授专家面对面的面试。

但是结果不为人所失望,张亚超成功了,他的实力是被教授们一致认可的。在这之后,清华大学向相关机构提出了录取张亚超的申请,并最后如愿的得到了批准。

实现理想,梦想起航

在张亚超如愿的完成了自己进入清华大学的目标后,他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并对国家有益的专业。他希望可以继续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努力,被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他也希望在事业上大有成就并成为国家的骄傲。

但是没有让人失望,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北大、清华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办公室主任看到了张亚超也对他有很好的评价,他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打好了自己的专业基础,因此对于相关知识也有着一定的储备和自己的认知。

这次清华大学的破格录取也让张亚超成为了新闻人物,虽然张亚超本来的成绩都很优秀也符合了录取标准,但是还是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不仅说清华大学的这次行为出现了问题,甚至还说张亚超是为了博取关注。

在此之前张亚超一直不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但是这个事件被得到了关注,得到了关注就一定会有一些不好的言论,这些言论也一定会给张亚超带来心理上的压力,但是他也并没有站出来解释些什么,他只想用自己的行动来打消这些质疑的言论,让所有质疑的人都闭上嘴。

但是张亚超的实力也真的是被事实所证明的,他可以以他的实力进入清华大学。他也已经毕业进入到了工作领域,根据了解他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并且也在用自己的实力证明着自己。

成为社会的螺丝钉

但是在现在的社会上面对着很多需要被帮助的人们,大多数人都选择了视而不见,因为怕被“碰瓷”面对路上倒在地上的老人也选择了犹豫,面对一些更严重的犯罪事件怕自己被卷入其中因此视而不见。

但是我们需要见义勇为的行为并不只是你自己用自己的身体去与歹徒抗争,而且需要我们有一颗正义善良的心,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电话报警让警察来解决,虽然我们可能没有能力与歹徒争斗,但是我们也尽我们的努力帮助了别人。

这是张亚超的行为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佩的,但是我们并不是要像他一样一定要跟歹徒抗争,我们是要有一个像他一样那么勇敢善良的心。张亚超也因此被冠上了“高考前勇斗歹徒被清华大学降72分破格录取”的标签。

但是张亚超确实具备这样的能力,并且他还有着这么高的个人品质,他是靠他自己的努力与优秀进入的清华大学。就算这次并没有破格录取的事件,我们也相信如果他复读也一定可以完成自己的目标进入清华大学。

1977年两次高考

《明良记》中有一个故事,明朝时的才子唐伯虎在考取了秀才后,又在乡试中考了第一名,谁知这一次考试因为考题泄露,不但考官被罢免,就连考中了第一名的唐伯虎也受到牵连被抓进监狱,唐伯虎出狱后对此事万分感叹:“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

在考试中作弊会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古时候的科考舞弊是这样,现在的高考作弊也同样如此。在2003年,四川南充市的高考中,就因为一个名叫杨博的高中生盗窃试卷,而导致了无数考生受到负面影响。

▲提前布置好的高考考场

01

杨博出生于1984年,是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人,杨博家境并不宽裕,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孩子。杨博从小学习就十分用功,因此村子里的人都认为他以后会考上大学,成为一个大学生。杨博上了高中之后,成绩一直排列在班级前10名左右,在高二时更是刻苦努力,不但学习成绩排名第一,还成为了班长。

2003年,高三的杨博即将迎来高考,但是在高考前他的状态却非常不好。在杨博看来,唯一能改变他命运的就是在高考中考出好成绩,上一个好大学。这个看法并没有什么错,但是他和他的家庭对于高考的压力没能很好的协调,导致杨博心态紊乱,杨博在在4月份的模拟考试中成绩一落千丈,成绩只排名到第27名。

▲高考前的模拟考试

这让杨博倍受打击,他觉得自己根本没有希望再考上理想的大学。杨博一天比一天更加焦虑,完全无心复习。重压之下的杨博心态完全崩溃了,他不想就这样放弃自己多年的苦读,但是又完全不能静下心来好好复习,《左传·文公十七年》中说道:“铤而走险,急何能择?”可惜,他选择了一条完全错误的道路。

02

杨博决定去偷窃高考试卷。为了让自己这一计划顺利实施,杨博四处打听到试卷的存放地点,数次到教育局蹲点观察,最终确认了存放试卷的保密室位置。6月4日,高考试卷被送到教育部门,锁进了专门的储存房间。杨博根据门上的封条确认,高考试卷已经在保密室内,于是决定开始行动。

▲储存高考试卷的保密柜

6月5日凌晨1点左右,杨博悄悄的来到县教育局,他从一扇没有上锁的小门内进入教育局的大院。在此之前他专门去购买了钳子、改刀,铅笔刀等工具。杨博小心翼翼地躲开保安人员,最终成功将每一个科目的试卷都盗走了一份,他很快将试卷带回住所。

此时的杨博无比兴奋,决定熟记试题后参加考试。他认为凭借着自己的“先见之明”一定可以在高考中取得绝对优势。在6月5日下午,杨博勉强按耐住心中的不安到学校去打听风声,无意中听见有人在议论说考卷被盗。杨博将考卷盗走的当天中午,教育部门就有人已经发现考卷失窃。

▲趁着间隙在复习的高三考生们

03

杨博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惊慌,他知道此事已经被发现,于是迅速将自己偷窃来的试卷烧毁后冲进下水道,然后在当天深夜,将自己作案所用的工具和运动鞋焚烧后扔进垃圾堆。他对自己的偷窃行为依然抱着侥幸心理。6月7日高考开始,看到考卷的杨博却傻眼了。由于试卷失窃,所以全部改用为备用卷。

与此同时,警方的侦破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他们已经根据现场留下的各种痕迹做出了嫌疑人肖像侧写,同时也在试卷失窃现场发现了嫌疑人的指纹。此后,警方在所有学生返回校园填报志愿时,搜集指纹,杨博的指纹当然也不会漏下。通过指纹比对杨博盗窃试卷的行为已然暴露无遗,在警察找到杨博后,面对大量的事实证据,杨博只能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

▲警察研究指纹

在审讯中,杨博自称他一直希望能够考上政法相关的专业,他希望可以从政。这一点从杨博填报的志愿也能看出,他填报的志愿是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经济学院、西南交通大学。事实上,当高考分数公布后,杨博以 515的总分超出了本科录取线60多分,如果他没有盗窃试卷,那么考上普通本科院校一点也没有问题。

结语

杨博完全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这也许是他一时冲动之下的决定,但是大错已经铸成,不管他再怎么后悔也必须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最终杨博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对他而言,人生已经完全拐上了另外一条路,而许多其他同届考生也深受其影响。

高考试卷盗窃案:17年前考生杨博**高考专用卷,考试时没用上,后来呢?

1977年两次高考如下:

1、1977年冬天,中国五百七十万考生走进了曾被关闭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场。当年全国大专院校录取新生二十七点三万人;1978年夏天,六百一十万人报考,录取四十点二万人。七七级学生1978年春天入学,七八级学生1978年秋天入学,两次招生仅相隔半年。相当于一年内两次高考。

2、1977年高考从11月28日开始到12月25日结束,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570万考生涌向考场,最后录取了新生27.3万人1978年高考由教育部统一命题,确定高考正式科目为五门,对非英语专业考生来说,英语为五门以外的参考科目,不作为录取依据。

7月20日至22日全国统一考试。理工科的考试日程为:7月20日上午考政治,下午考物理;7月21日上午考数学,下午考化学;7月22日上午考语文,下午考英语。每门满分100分,考试满分为500分。非英语专业,英语考分仅做参考,不计入录取总分。

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这是具有转折意义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会议还决定,录取学生时,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

高考是哪一年恢复的?

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拿破仑

生活是由人生的各个阶段组成的,每个阶段的生活经历都是不一样的,身为一名学生,每个阶段都会有一个不同的考验,小升初,初升高的结业考试是阶段性的总结测试,但高考却是每个高三学生没日没夜为之奋斗的转折性的考试,虽说不是唯一的转折点,但对于学生来说却是自己一直以来翘首以盼的机会,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在现实生活中就有这么一位考生,因为自己一时的冲动,导致无数考生落榜,他如今又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

高考-命运的转折点

生活教会我们只有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前进才有可能为自己拼一个美好的未来,当然不只是被生活打压的成年人在不停的努力前进,为了未来奋斗的还有风华正茂的高三学子,2003年,四川省南充市一名来自农村的学生杨博,更在为马上迎来的高考准备着,他深知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高考便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且必须抓住的机会。

他一心想考一个好的大学,但临近高考,学校组织几次模拟考试他的成绩都不太理想,在这样的情况下,杨博便动起了歪心思,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高考,国家更是尤为重视。安保措施相当严密,但在十七年前监控设施一系列的安保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似乎总是给有不良想法的人留下了缺口。总有人打这样的擦边球,杨博便是这样。

关于高考-不顾后果偷盗试卷

产生偷盗试卷想法的杨博完全没有考虑后果,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到底是什么性质,有了这个想法以后他便仔细地推敲,通过观察知道了放置高考试卷的具体位置,之后便开始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在一个夜晚潜入保密室拿走了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试卷各一份。

拿到试卷后的杨博仔细研读了试卷,并把试卷的正确答案牢牢地记住,满心欢喜地以为一定会为自己的高考交上一份儿满意的答卷,但是天不遂人愿,现实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原来,在考试前会有工作人员例行检查,在检查的时候他们都发现有人好像动过试卷,而且每科各少了一份试卷,工作人员立马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教育部。

由于高考事关重大,不可马虎,引起了教育部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立即启动了备用卷,这一情况发生时距离高考仅剩三天,高考才得以顺利进行,一切都没有什么变化,但只有杨博一人知道,自己偷走的试卷和高考时的试卷是不一样的,他的这一行为改变了成千上万的高考生的命运。

无数考生因为试卷难度以为自己考砸了,报学校的时候被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吓退,但当成绩出来的时候才发觉考砸的人并不是一个俩个。

在当时监控设备不发达的情况下大家并没有发觉杨博的异样,俗话说做贼心虚,做了亏心事儿的杨博去填志愿的时候,特意在自己的手上涂了520胶水,但是这些都是无用功罢了,教育部门对这一事件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很快便锁定了杨博,最后判处其7年有期徒刑。

如何做自己情绪的调节者

杨博的事件给我们不少的警示,作为学生需要把分数作为评判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吗?杨博就是因为一直把分数放在第一位,认为只有分数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走上了偏激的道路,但现如今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需要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分数,更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心理健康成为尤为重要的部分,如果长期处于一个特别压抑的环境中,心理健康便会受到威胁,只有自己调节好情绪,给消极情绪一个出口。

杨博因为长期处在高压下,又受到模拟考失败的打击,调节不好自己的情绪走上了一条违背法律的道路,但是当时启用的备用试卷,试题难度增加不少,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可以考出500多分的成绩,这样的分数他完全可以去上一个不错的本科大学,但就是情绪的崩溃导致其心理扭曲,错误地导致后面不幸的结果发生。

高考是一件非常公平的事情,每个同学为了这次考试都付出了百倍千倍的努力。杨博的做法不仅对自己的未来不负责,更对众多学生的未来不负责,因为他的一时任性,偷走试卷,导致这么多的学生考砸。

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定的,不要抱有任何侥幸心理,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怎么都赢不来,作为学生们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都想有个不错的成绩,杨博自私的做法不值得提倡,甚至要遭到抵制。

人生的转折不止高考。在你不以为意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转折,你只有不断的努力才能在机会来临时毫不费力地抓住。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公,更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公,坚守自己的初心,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知法懂法不犯法的好青年。因为经历的不同造就了我们不同的人生,不一样的生活经历,成就了每一个独特的人,成长的道路上有父母的关怀学校的教育,社会的关注,更重要的是自己对自己是否负责。

属于高考的答卷,考坏了也并没有为你的人生画上句号,是不错的经历,生活除了高考还有很多你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所以不要放弃。

1977年恢复高考。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宣布中断了十余年的高考将恢复考试。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高考招生,这次高考总共570多万考生参加了考试,录取了27.3万人。

1977年冬天,举行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考试分为文史与理工两科,文史类科目是思想政治、语文、数学、史地(历史和地理),理工类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理化(物理和化学),报考外语专业的要加试外语。

恢复高考的意义: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尤为重要的是为我国在新时期及其后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仅具有很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恢复高考这是具有转折意义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会议还决定,录取学生时,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

恢复高考带来了什么影响:

一是改善社会风气。恢复高考后,招生采用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使原来盛行“走后门”的社会风气为之一变,净化了社会风气。恢复高考的最大社会意义就是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改善了社会风气,使中国社会从此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从此,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意识,成为中国社会的普遍信念,不仅向整个教育生态系统蔓延,而且逐渐扩展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

二是促进社会流动。表面上看,高考不过是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但是,它的社会作用却远远超出考试、招生、教育。就其本质而言,高考是由国家主持的、对年轻一代完成基础教育任务之后,所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基础性社会分工。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前,凡通过高考进人高等学校的,毕业后即成为脑力劳动者,农民即转为城市居民,年轻人高中毕业后,高考是他们一生中决定性的第一步。这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高考、每年高考都像盛大节日一样的根本原因。高考能够改变命运,使许多人跳出农门,成为“准干部”身份的大学生。在当时,高考可以改变人的身份和地位,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功能相当强大。许多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以及在工厂劳动的青年,从田间地头和工厂车间,直接上到大学,变化的幅度相当大,毕业后多数走上重要岗位,许多人日后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三是维护社会稳定。恢复高考在当时犹如一声号令,使全民的精神为之一振,使社会风气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它荡涤了“读书无用论”“唯成分论”的浊流,为百废待兴的中国大地吹来了第一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风。恢复高考是拨乱反正的重要举措,使中国的人才培养重新走上健康的轨道,在使中国社会由乱而治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广大青年从迷茫、躁动、灰心转为积极、冷静、向上,社会秩序得以恢复,中国社会得以重新走上正轨。从此,高考一直发挥着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功能,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的作用。

基本介绍: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6月7日-10日实施。参加考试的对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国公民。

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和计划,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文章标签: # 高考 # 自己 # 杨博